690年九月初九按天配资开户服务网,武则天登上则天门城楼,正式宣布大赦天下,改国号为“周”,改年号,并定都洛阳。三天后,她自称“圣神皇帝”,立李旦为皇嗣,赐其姓武;同时,任命太子李成器为皇孙。
很快,她在神都洛阳建立了“武氏七庙”,追尊周文王为始祖文皇帝,并将周平王少子姬武追封为睿祖康皇帝。她还大规模册封武氏家族:侄子被封为王,姊妹被尊为长公主。至此,一个名为“武周”的新王朝正式诞生。为与先秦的周朝区别,史学界称之为“武周”。
虽然从形式上看,武周是一个独立的王朝,但后世史学家多将其视作唐朝的一个阶段。这既是对现实的认可,也是武则天自身处境的无奈选择。她的确渴望开创独立于李唐之外的新王朝,因此更改国号、迁都洛阳、建立七庙、封赏家族,都彰显着她的野心。然而,真正要让这个新王朝长久延续,却困难重重。
武则天的问题出在继承人上。她虽有儿子,但他们姓李,是唐高宗李治的血脉,注定是李唐的继承人。即便赐姓武,也无法改变这一点。一旦她离世,儿子复姓李,国号恢复唐,武周就会成为过眼云烟。若立侄子为嗣,虽能保住“武氏天下”,但她死后侄子是否会以姑母之礼祭祀?未必。她在立嗣问题上始终陷入两难。
展开剩余63%在她登基后不久,立嗣之争便已暗流汹涌。李旦虽为皇嗣,但并未被正式立为太子。侄子武承嗣则积极争取,甚至有人上奏请求立他为太子。对此,武则天当即下令处死主张者王庆之,以示警告。但争论并未平息。李昭德直言,天下应传给李氏子孙,而非侄子;否则既不合礼制,更违背高宗托付。狄仁杰也多次劝谏,强调李唐江山不应改姓。
尽管武则天心中不甘,却不得不承认立侄子不现实。698年,在狄仁杰建议下,她召回庐陵王李显,并最终立他为太子。为此,她再次大赦天下,并试图通过赐姓武来保留一丝“武周血脉”的希望。但此后,她再未动过更换太子的心思。
进入晚年,武则天年事已高,病重不理政事。张易之、张昌宗兄弟得宠擅权,朝堂动荡。705年,张柬之等大臣联合李显、李旦及太平公主发动“神龙政变”,诛杀二张,迫使武则天退位。
武则天退居上阳宫,李显复位,恢复唐国号,重新施行李唐旧制。虽贵为“太上皇”,但她清楚武周已成历史。为了避免死后引发动荡,她在遗诏中去掉帝号,以“则天大圣皇后”的身份,与唐高宗李治合葬乾陵。
武则天最终选择“顺势而为”。她没有让武周成为真正的独立王朝,而是让它成为唐朝中的特殊一段。她的退让既安抚了李唐旧臣,也为自己争取了善终。李显感念母亲的决定,顶住群臣反对,成全了她与李治同穴合葬的心愿。
这不仅是武则天对现实的妥协,也是她在无奈之下的智慧选择。
发布于:天津市融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